新闻来源:网络 更新时间:2025-11-20 浏览次数:15
ISO证书到手就高枕无忧?最近发生的几起真实处罚案例,给抱有这种想法的企业敲响了警钟。
案例一:上海某包装材料公司被罚5万元
2024年初,上海市场监管部门在一次专项检查中发现,当地一家包装材料公司在官方网站上展示的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已失效近8个月。经查证,该企业未按规定接受监督审核,导致证书被暂停后又被撤销,却仍然在网站、产品宣传册上持续使用该证书进行宣传。最终,市场监管部门依据《反不正当竞争法》对其作出罚款5万元的行政处罚。
案例二:深圳科技企业痛失百万订单
一家深圳科技公司参与某政府项目投标,因标书中的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证书已过期3个月而被直接否决。尽管企业解释“已申请重新认证,新证书正在办理中”,但招标方严格执行“投标时必须持有有效证书”的规定,导致该企业失去了这个价值百万的项目。
这些案例并非个例。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》第八条规定,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性能、功能、质量、销售状况、用户评价、曾获荣誉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。一旦被认定为使用失效认证进行虚假宣传,将面临:
高额罚款:最高可处以一百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罚款
信誉受损:行政处罚信息将依法公示,影响企业信誉
商机丧失:多数招标项目明确要求投标人持有有效的管理体系认证
1. 证书状态不止“有效”和“无效”两种
许多企业不知道,证书还有“暂停”状态。当企业未按时接受监督审核、或存在严重不符合项时,认证机构会将证书状态变更为“暂停”。在暂停期内,企业不得在任何场合使用证书和认证标志进行宣传。
2. 认证机构资质同样重要
除了证书有效性,认证机构的认可资质也同样关键。选择未经国家认监委批准的认证机构颁发的证书,同样属于无效证书。近日就有一家企业因使用非法认证机构颁发的证书而被处罚。
3. 证书展示范围有明确规定
即使证书有效,也不意味着可以随意使用。企业在宣传中声称通过认证的范围必须与证书确认的范围完全一致,任何扩大或变更认证范围的使用都属于违规行为。
证书已过期的应急措施:
· 立即停止在所有渠道使用该证书进行宣传
· 联系认证机构启动重新认证程序
· 全面检查并更新宣传材料、网站、投标文件等内容
建立认证管理体系:
· 建立专门的认证管理台账,记录每张证书的有效期、监督审核时间
· 设置提前提醒,建议在证书到期前6个月开始准备复审工作
· 指定专人负责认证维护工作,确保不遗漏任何审核环节
选择认证机构注意事项:
· 确认认证机构是否具有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(CNCA)的批准资质
· 了解认证机构的专业领域和行业声誉
· 比较不同机构的服务质量和收费标准
ISO认证是企业管理水平的体现,但绝不是一劳永逸的“通行证”。在监管日益严格的当下,企业应当像重视营业执照一样重视认证证书的管理,建立完善的认证维护机制,确保始终合规使用。
提醒各位企业负责人:立即自查企业持有的各类认证证书状态,及时安排监督审核,别因一时的疏忽而承担不必要的法律风险和经济损失!
上一篇: 没有了